▲扶輪打開機會 感受台北活力-2021台北國際扶輪年會預計有超過4萬全球扶輪人齊聚台北城,是場超大型國際會展。
轉載自 《台灣扶輪月刊》2020/4月號
採訪撰稿/簡郁峰
攝影剪輯/紀育新
圖片提供/謝三連(2021台北國際扶輪年會地主國籌委會主委/國際扶輪前理事)
@2020/04/08 Wed.
「咚咚隆咚鏘 咚咚隆咚鏘 咚咚隆咚鏘咚鏘咚鏘
恭喜呀恭喜 發呀發大財 好運當頭 壞運呀永離開」
今年的除夕夜,相信每位扶輪人都在相關群組收到了前國際扶輪社長黃其光(PRIP Gary)和前國際扶輪理事(PRID Jackson),2021台北國際扶輪年會地主籌備委員會(以下簡稱HOC)籌委會主委謝三連與台灣12個地區總監當選人從美國聖地牙哥的國際講習會(IA)會中宣傳2021台北國國際扶輪年會的充滿中國年味的應景歌曲「恭喜發財」,我們看著黃其光用中文教導全球扶輪社友怎麼在中國年互道恭喜恭喜,同時也歡天喜地的從1994年「乾杯在台北」之後,迎接史上第二次,久違27年的國際扶輪年會。再次台灣.台北見,離我們如此的近,不用出國,省下數萬到數十萬的旅費,身為扶輪人,這一生至少要參與一次國際年會,況且是在自己國家舉辦,預估將有全球超過4萬個扶輪社友蒞臨台灣,創造數十億觀光價值,目前的籌備進度何?將為台灣和台灣扶輪創造那些效益?
同時藉著本刊記者的訪談,也帶各位讀者了解這位領著各路英雄豪傑籌備這場開創台灣會展史紀錄和有可能向史上最多報名人數叩關的台北國際扶輪年會主委-謝三連,他的家庭、事業、投入扶輪和公益參與、給新世代扶輪人的提醒和對台灣扶輪怎麼走的觀點,值得我們好好的看下去……
▲美國聖地牙哥的國際講習會(IA)會中宣傳2021台北國國際扶輪年會,剛好是中國人的除夕夜,「恭喜恭喜」聲不絕於耳,一炮而紅!
▲Time for Taiwan English (旅行台灣就是現在) 2021台北國際扶輪年會地主國籌委會(以下簡稱HOC)提供台灣觀光局授權刊播推廣影片(該影片在美國國際扶輪國際講習會時宣傳台北國際年會時播出)
為了呈現原汁原味的訪談,特別採用Q&A第一人稱呈現模式,以饗閱聽大眾。
台灣政府大力支持 台北市長釋出大大歡迎善意
記者:談一下目前2021台北國際扶輪年會籌備進度與未來推動方向?
謝三連:HOC 團隊從2014年Gary擔任國際扶輪社長那年提案爭取到2021國際年會在台北的承辦權開始,前後7年一刻不停歇。國際扶輪(以下簡稱RI)總部對於國際年會籌辦相當有經驗,也都有一份指導手冊,我們也按著籌備期程進行,總社國際年會籌委會先是定奪識別系統(CIS &Logo),我們讓他們了解到台灣人是熱誠、活力、友善的特質,最後尊重地主國意見,選出了一個設計元素簡單、表達台灣的島國、小船、多元和101大樓地標的Logo。
▲2021台北國際扶輪年會充滿台灣意象的主視覺Logo
「我們的財務沒有問題」感謝台灣12個地區社友同意從2017-18年起連續4年每個月提1000元上繳HOC,直到去年第四季台灣政府端的回應,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定案全力支持,免去主辦場館-南港展覽館1館與2館場租(7200萬),因此也決議讓全台社友少繳一年的費用。
4月起友誼之家積極籌備
5月底官網上線 6月早鳥註冊啟動
HOC目前籌備進度超前,旗下有五個委員會(友誼之家、憑票參加活動及特別活動、總務、財務、推廣及公共關係),各委員會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預計招募1200-1500位義工,另外像是「根除小兒麻痺台灣縱騎和5K健行」、「預計號召2000-3000人的薩克斯風表演 千管齊鳴-創世界紀錄」、「國家戲劇院-唐美雲歌仔戲」、「國家音樂廳-國家交響樂團」和精彩的「地主招待之夜」與「國際友誼晚宴」和「扶青團活動」等憑票參加活動及特別活動,現在正在溝通相關資訊流與金流,未來幾個月「友誼之家」積極籌備,預計各地區安排餘興節目表演和服務計畫與商業攤位展出,呈現多元化活動-中式茶道、書法、國劇臉譜彩繪、花藝、絲巾教學、視障按摩…等。官方網站將在5月底6月初上線。屆時全球社友就可以看到籌備進度與相關旅遊資訊,
▲2021台北國際扶輪年會從6月6日起開始早鳥註冊,據籌委會表示因為全球疫情延燒,2020年夏威夷國際年會取消,目前正在和國際扶輪溝通台灣社友提早在5月以社為單位的團體早鳥註冊。
2021 6/12~6/16預估4-5萬全球扶輪社友 齊聚台北城
經過2021國際講習會(IA)的宣傳,HOC準備給與會全球的總監當選人禮物和熱情邀請,已經引發漣漪效應,當天542個地區總監當選人,回收的387份預估註冊人數就已達到47700人,所以我們目前保守估計應該有40000人報名,這段期間我們繼續努力宣傳,期待在台灣社友支持下可以力拼5萬註冊人數(編按:目前報名人數最多的紀錄是2004大阪國際扶輪年會 45381人) 6月夏威夷國際年會期間(6/7~6/10,日前已因全球疫情延燒,國際扶輪決議取消國際年會)早鳥註冊2021台北國際年會才315元美金(編按:之前是395美金) ,我們為了鼓勵與方便台灣社友註冊,正在和RI總部溝通以社為單位的團體註冊表格,以過往紀錄早鳥報名佔了歷屆年會65%的註冊率,會去想去的都會透過早鳥報名。
▲2020扶輪IA國際講習會聖地牙哥積極宣傳台北國際扶輪年會
扶輪打開機會 感受台北活力
記者:期盼透過這次的國際年會在台灣舉辦,創造那些效益與價值?
謝三連:首先從經濟面觀點,歷經郝龍斌和柯文哲兩任市長的認同與支持,80%~90%集中在台北市,堪稱是台灣最大(有史以來)會展,4-5萬人湧進台北,將在飯店觀光消費上挹注,經濟規模初估至少15億,特別感謝台北市長柯文哲提供5萬張台北捷運10天免費票卡給報名社友,柯P說「歡迎扶輪社友多留幾天在台北觀光消費」,桃園市長鄭文燦也承諾國際年會期間提供機捷免費車票。再者,可以提升社會大眾對扶輪人的形象。
▲2021台北國際扶輪年會地主籌備委員會(HOC)團隊拜訪台北市長柯文哲並簽定合作備忘錄
記者:當有社友問到「台北國際年會」為什麼值得註冊報名,您會怎麼回覆?
謝三連:鼓勵歡迎台灣社友參加2021台北國際扶輪年會「不必出國花機票及飯店住宿費用,就可輕鬆參加國際扶輪年會」
▲謝三連積極和台灣扶輪社友宣導參加台北國際年會(圖為3/7 國際扶輪3482地區團隊訓練會) 攝影/簡郁峰
記者:談一下您當扶輪地區總監(1998-99)和國際扶輪理事(2008-10)兩個重要扶輪職務,您推動與帶領了甚麼巨大成果? 難忘的事?
謝三連:我47歲當地區總監,是3520地區首屆的總監,我當年的期許就是「以身作則」,總監是在「服務」不是在「做官」,讓社友能夠打成一片,有好情誼快樂做服務。
就任國際扶輪理事期間,這是我的「榮耀」.也是「責任」,我印象很深一件事:在北京的扶輪社有位瑞典外交官,他寫了一份報告給RI理事會,企圖影響要將台灣列為「中國台灣」不能使用國旗、國歌,引用奧會模式採取Chinese Taipei的議案,我在理事會極力反對,堅稱「中國大陸沒有非營利組織法,是共產國家,還有中國能否加入國際扶輪與台灣無關」最後理事會否決該議案,維護台灣在國際扶輪的國家定位與主權意識,是我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最重大的責任。
(編按:資料來源 國際扶輪3520地區1998-99年度地區祕書長李博信)1998-99年度這一年台灣由四大地區分編為七大地區.謝三連獲選為國際扶輪3520地區的首屆總監,當年成立九個新社,扶輪基金捐獻額超過84萬美元(為前一年度3480地區未分編時的兩倍)捐獻平均值名列全世界第二,從此帶動了該地區捐獻國際扶輪基金風氣,該年度在服務活動方面,則鼓勵四大服務的均衡性,獲得很高的成效和評價.Jackson的待人接物和平易近人的作風受到社員們的敬重,這也是他最成功的地方。
▲謝三連擔任國際扶輪理事期間攝於國際扶輪芝加哥總部,常為台灣發聲
記者:您很早就捐了AKS「25萬美金,阿奇.柯藍夫協會(Arch Klumph Society; AKS),可以談談當初願意捐贈大筆扶輪基金的看見與初衷?
謝三連:我去過多次在芝加哥的國際扶輪(RI)總部,有一次走到17樓的名人堂,我很好奇,台灣錢淹腳目,「為何沒有台灣人?」所以我當選總監那年,我就跟老婆(暱稱阿嬌)討論這件事,獲得她的首肯支持,我決定以身作則,捐款25萬美金,也很榮幸成為台灣第一個率先捐贈者,那時候只是巨額捐款,後來才改為AKS。
記者:談一下您的家庭和兒女教養
謝三連:我是嘉義布袋人,曾在布料出口大貿易公司當過實習員、副理、後來創業,與約旦夥伴合作,公司職員曾達到30-40人,當時有半年期間都在義大利、法國、美國與中東參展和拜訪客戶,我很拚的,高峰期創造了20幾億的營業額。
公司會計,日久生情就成了另一半,我的愛妻阿嬌。三個孩子長大國外留學後,都回到台灣結婚有好工作,我感到很欣慰。老大謝英哲,現任清大副教授兼EMBA境外主任與IMBA主任,老二長女謝惠璟是成大教授,小女兒謝惠樺在台灣Dell服務。我和孩子的教養與相處就是不打罵,多溝通與愛的教育,我們到現在父子(女)還可以談到晚上1、2點喔!
(編按:資料來源 國際扶輪3520地區1998-99年度地區祕書長李博信)出生於嘉義縣布袋鎮鄉間的過溝村,世代務農,父親則在鎮上經商,曾經營碾米廠、中藥店、冰店、製粉廠等,也擔任當地的里長,平時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深受敬重的地方仕紳,母親則是傳統相夫教子的典型家庭主婦,他就在安和樂利的環境中,度過了童年。
高中時代因為家庭的變故改變了他的一生,首先是因為父親罹病在床,他不得不從嘉義市轉學到布袋,一面讀書,一面經營家業,起初一切還算順利,但是高中畢業時,父親不敵病魔去世,此時的Jackson 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就是辭別母親,隻身離家北上尋求發展.到了台北後,暫居中和大姊家裡,先以工讀生就職於戶政事務所,又考入高林公司,這段時間擔任公教職的大姊、大姊夫給他很大的照顧和鼓勵,至今仍使他念念不忘。
入伍空軍服役期間他沒有浪費時間,仍積極苦讀英文,直到退伍後,到白金公司任職,從驗貨員、採購員,到擔任業務,後來又到洽和紡織廠工作,這時候他又遇上人生的第二次改變,就是認識了公司的會計小姐,從眉來眼去,到墜入愛河 ,終至相許終身,她就是大家都認識的Jackson 夫人阿嬌-張梨嬌女士。
1979年是他人生第三次的大轉折,從貿易業到生產事業數年間的歷練.造就了Jackson 豐富的紡織品行銷經驗,於是他找了一位約旦籍的好友共同組成了松茂貿易公司,從事他最內行的布匹、成衣出口,由於事前籌備完善,在公司成立當天就接到100萬美元的訂單,這個好彩頭奠定了之後一帆風順的輝煌業績,第一年的業績就超過了500萬美元,職員人數也增加到30幾人,此後每年的業績都在2-3,000萬美元,景氣較好的時候甚至達到6,000萬美元.後來他也收購了約旦股東的股份成為100%的獨資公司,1988年在陳忠男(PP.Intex)的介紹下加入台北東北扶輪社.開啟了此後漫長的扶輪之路。
謝三連夫婦重視教育,將三位子女都教養得很好,長子英哲,台大農經系畢業後.赴英留學.獲倫敦政經學院及牛津大學雙碩士、劍橋大學攻讀工程管理學博士,長女惠璟曾擔任北一女儀隊隊長,也是畢業於台大農經系獲農經與財金雙學士.也赴英倫留學.獲劍橋大學碩士,劍橋攻讀不動產金融博士學位,次女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大學商學院,英國名校碩士。
記者:談談您的事業?您的事業那麼忙碌,投入扶輪這麼深,如何取得平衡?
謝三連:我在52歲時,考量生涯規劃就將事業就轉為投資顧問,財務累積以錢滾錢模式,才能逐漸有更多時間參與扶輪和公益服務。
記者:事業那麼忙,仍不忘繼續進修,談一下您的學習?
謝三連:10幾年前我繼續進修,就讀美國杜蘭大學企管碩士學位(EMBA),台北-上海兩地,每個星期四五六日密集上課,兩年進修有更多學習成長,去年也剛卸任台灣校友會理事長。
扶輪「師父引進門 修行靠個人」
記者:扶輪社帶給您的價值與學習?
謝三連:我認為是在扶輪「師父引進門 修行靠個人」,我很珍惜每周例會,透過主講人的專業,雖然現在很多網路學習,但是這種面對面的聽演講互動,真的改變了我的一生。扶輪社也會創造一些合作機會,像是我跟我的東昇社保姆趙天星(東北社PP Falton)特別投緣,除了是好友也是夥伴,在投資項目上有很多共同的看見與合作。另外扶輪社友跨領域菁英,這裡面有很多專業人士,像是律師、會計師和專家可以諮詢,這是每天會發生的事,透過扶輪社友與網絡都可以得到幫助與學習。
看戲一定比演戲的多,怎麼從看戲的變成演戲的,參與扶輪和做事業經營都一樣,領受各不同,存乎一心。
▲謝三連的扶輪三個進程:創社社長、地區總監、國際扶輪理事 攝影/簡郁峰
記者:現在有一種加入扶輪社條件越來越寬鬆的感覺,您怎麼看待這10年來台灣扶輪的社員發展?
謝三連:重視年輕新世代是一定要的,他們都在手機行動網路的年代誕生與生活,但是怎麼在質與量取得平衡,不要一味的衝人數忽略了社員的質,歡迎年輕人加入扶輪,也相信20%都很優秀,可以帶動扶輪社擁抱新世代,但像是「扶青社」之類的倡議RI實在需要多考量,畢竟扶青團在任和OB(卸任)都還在職場服務或尚未成家立業,孩子還小和買房階段,時間與經濟力都相對有限,到底多少人能轉成扶輪社友,有待更多對話與邀請。
記者:給新世代扶輪人的提醒?
謝三連:積極參與,出錢出席出力,不要只有參加例會,還有服務計畫,我在當CP(創社社長)期間,社區服務都會帶著小孩參與,透過身教和體驗,帶他們探訪教養院教導孩子助人與珍惜,我們東昇社就有個71年次的律師很優秀,參與度很高。
記者:您喜歡閱讀嗎?影響您最深的幾本書?
謝三連:《老子》和《孫子兵法》是我常常在出差搭飛機一定帶著看的書,老子的豁達觀和上善若水,無欲則剛,看水柔弱沈靜,但海嘯來時巨浪滔天,讓船翻樓塌,甚至足以穿石…….都給我在人生與事業經營很多啟示。
▲謝三連最常看的兩本書:《老子》和《孫子兵法》
質量兼具的社友發展
扶輪親手做服務,讓好事發生
記者:台灣扶輪怎麼走?您的觀點與看法
謝三連:從1988年加入扶輪至今,我就很積極,每年都參加國際年會,不會參加旅遊團,我從開幕到閉幕全程參與,參加社團選擇了就沒有退路,在台灣扶輪,我除了Gary之外,第二位理事,對扶輪運動發展有責任與使命感,我們希望將台灣扶輪帶向正軌,不是一直擴充社友人數而已,正面的是台灣扶輪的社會服務與國際服務一直做得很好,像是3522地區前總監林乃莉IPDG Nellie的華新社幫尼泊爾建教室、提供電腦資源與營養午餐,也是間接的國民外交,東昇社在花東為原住民小孩提供師資做課輔和供應晚餐,正面教導讓他們不會走偏,也為國家培養人才。這就是正能量,也是台灣社友最棒的地方。
東昇社一開始62人,我自己邀請了很多小學家長加入,我們有社友就感受很深「一人做服務有限,一個社力量會更大」像我們有社友是「新竹香園教養院董事」我們除了去參訪,也會支持他們的建造計劃,在授證十採購這些身心障礙孩子們做的蛋糕送給來賓,政府雖然每年有補助但是不足,這時扶輪社就發揮了出錢出力的角色。每一個扶輪社每一天都在親手做服務,讓好事發生,分常有意義,我們身為扶輪人就要做這樣的事。
記者:台灣扶輪怎麼協助全球華文社發展?
謝三連:華文需要積極推廣,外國人都在訴求學華文(語)增加競爭力,我們可以從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這些東南亞國際鼓勵他們推廣華文,就像台北扶輪社講英文,客家社講客家話一般,在更多國家推廣華文非常重要,有一個社就會有第二個甚至更多社出現,像在中國大陸原本也是以外商講英文為主,現在就有以台商和華文為主的社陸續出現,台灣社友可以多關注參與協助華文社的連結與服務。
謝三連 PRID Jackson 小檔案
籍貫:台灣嘉義縣布袋鎮
職業分類:投資
扶輪現職:2021台北國際年會地主國籌備主委HOC Chair
扶輪曾任:國際扶輪理事(2008-10)
國際扶輪3520地區總監(1998-99)
台北市東北區扶輪社(1988加入)
台北東昇扶輪社創社社長(1991-1993)
事業:松茂貿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Amin International Corp.
松橋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Sung Chiao International Corp Inc.
學歷:美國杜蘭大學企管碩士(EMBA)
社會參與:懷生國中.成功中學.北一女中家長會長.目前還是台北市生命線協會名譽理事長.台北市童軍會理事長及其他諸多公益社團之理監事.
座右銘:知所進退 隨緣自在
▲本篇報導轉載自《台灣扶輪月刊》2020/4月號
★編輯推薦:2021國際扶輪台北年會,睽違27年再次回到台北,感受台北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