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稿玩家》正式預告片 (取自二十世紀影業)
男人看電影》影評
撰文〡葉俊毅
周末日,家族聚會臨時取消,和兒子吃完好料,發現還有時間趕場看電影。看完【脫稿玩家】討喜酷炫的預告片,它立馬成為我和兒子的共同選項。降為二級防疫後的第一場觀影經驗,我們獻給了這部片,與幾乎客滿的其他觀眾,享受了美好的120分鐘。
本片敘述銀行職員蓋伊(【死侍】萊恩雷諾斯飾演),天天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走一樣的路線、喝一樣的咖啡、說一樣的口頭禪,直到看見讓他怦然心動的真命天女(以【追殺夏娃】贏得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的茱蒂康默飾演),才發現自己是一款電玩遊戲「自由城市」中的配角。面對不再一樣的人生選擇,蓋伊意外成為遊戲中爆紅的神秘角色。他要如何負起拯救遊戲世界、甚至幫助女友解決真實生活的卡關?
C咖變A咖 「有色眼鏡」眼光轉換
若您看過多年前金凱瑞【楚門的世界】,或是史匹柏向八零年代致敬的RPG神作【一級玩家】,您應該對本片充滿了熟悉感。而【脫稿玩家】獨到之處是:影片主角是一個被創造出來,具有AI人工智慧的虛擬角色,卻提醒了所有人:透過戴上墨鏡、你可以作不一樣的選擇,C咖變A咖。有時我們會被提醒,不要戴上「有色眼鏡」,用錯誤觀點看待他人。但是否我們也常用這樣的觀點看待自己,覺得「我就是個魯蛇」、「我不可能脫單」、「這就是我的宿命」?
如何從「狗屁工作」中破繭而出?
大衛格雷伯寫過一本榮獲美英德法四國亞馬遜排名第一、書名很長的暢銷書,叫《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 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主要論點是:許多職場工作者,從事所謂的「狗屁工作」:有做沒做沒差,感覺不出貢獻,爛透了卻無法說出口。他覺得這浪費社會資源,否決基本人性,消磨人的生存意志。甚至認為:「假使有天早上,地球上所有人醒來,全體停止從事狗屁工作,決定去創造一點別的或做些有影響力的事,那資本主義就不存在了。」
無論您是否認同上述作者的觀點,有沒有發現另一件恐怖的事實:現在電視廣告(特別在電影頻道),十則廣告有八則是手機遊戲廣告?這代表著一件事:各類型商品廣告投資,已大幅從電視廣告中退場。而意圖進入電玩世界、尋求虛擬成就感的需求,卻持續飆升。是因為我們對真實生活不再抱持希望、甚至無法從「狗屁工作」中破繭而出?
魯蛇變贏家 進入凡事都可能的人生
身為《男人看電影》的專欄作者,我試圖提出另一條走向盼望的可能性。猶如電影中的蓋伊,因著與女主角蜜莉哼唱同一首喜愛歌曲─瑪麗亞凱莉的《夢幻》─而天雷勾動地火,生命不再一樣。有沒有可能,當我們戴上「天國眼鏡」,從永恆視角看待自己,就能從魯蛇變贏家,唱起不一樣的夢幻主旋律?聖經哥林多後書5章17節說到:「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當我們邀請耶穌進入生命,我們就如同電影中的蓋伊,從被限制在世界法則的生活,進入凡事都可能的人生。當然我們不可能打不死、擁有各樣酷炫打怪絕技,但若與宇宙最大的主宰連結,還有甚麼不能改變的?
願我們的盼望,從虛擬分數的提升,轉化為真實人生的改變。祝您不光有美好的一天,而且有爽歪歪的一天。
甚麼是【男人看電影】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以男人觀點,來看各種類型的電影。身為男人的你,有何觀影喜好呢?在選擇爽片、不用大腦的快樂抉擇之外,除了暫時忘記現實的煩擾,還能給男人腦海中、甚至心靈深處,留下甚麼?這是筆者此一專欄的小小企圖,也期盼所有讀者網友繼續支持、回饋、分享!
葉俊毅〡從小受母親影響,「看電影比上課重要」,小學開始接觸金馬外片觀摩。
經歷:大學第一志願就是電影製作,之後出國念電影,回國在電影頻道(台灣第一個電影頻道TV TIME與HBO),電影公司(春暉影業),公關公司擔任相關行銷公關工作。參與過【終極警探3】在台首播,參與【終極殺陣2】【聖石傳說】【扭轉奇蹟】【喜馬拉雅】【有你真好】【驚爆13天】等不同類型影片發行工作。
學歷:世新三專電影科、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政大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肄業)
神學學歷:中華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
橫跨電影、媒體、行銷與神學領域的斜槓影評人葉俊毅,目前是教會傳道人,福音影片製片人,2021年開始結合電影專業與神學訓練,在《台灣公益新聞網》推出影評專欄《男人看電影》用心靈觀點剖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