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歲抗癌勵志作家蘇蔡彩秋(後排右二)除了將「蘇媽媽愛悅讀」列車開進基隆中山國小,連結在電子業服務的余駿凱(後排左一)捐款贊助聘任外師,強化孩子的英語對話能力,推動英語雙語教育。帶來了國際扶輪3521地區前總監馬長生(後排右一)、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名譽理事長秦玉玲(後排左三)與台北天和扶輪社社友Serena(後排左二)等人了解學校現狀與需求,希望帶動更多機會與資源。
撰文/攝影〡簡郁峰 基隆報導
曾經是千人老學校,如今是6班77個學生的小學校,基隆中山國小有84年歷史,校地面積2.4公頃,一座活動中心(體育館)、室外田徑場、視聽教室、智慧創課教室、電腦教室、圖書室、教材資源中心、健康促進資源中心、樂活教室及多間教室及專科教室等硬體設施,還有緊鄰校園旁剛落成,擬招生150位學童的公辦民營幼兒園,但是卻面對社區老化,單親及隔代教養、外配子女居多,66%高弱勢比(51位學生),學校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學生較無其他學習機會與文化刺激,更不用說有額外學習英語機會,校長劉汶琪8月到任後積極尋找外界資源,90歲抗癌勵志作家蘇蔡彩秋除了將「蘇媽媽愛悅讀」列車開進學校,今天更引進民間資源到校關心,另有電子業服務的余駿凱捐款贊助聘任外師,強化孩子英語對話能力,推動英語雙語教育。
在自己的家鄉與社區,基隆中山區。這位在基層教育界以授權領導與活力創新著稱的行動派博士校長,劉汶琪面對校長任期最後一任,退休前最後一戰,怎麼面對這個極具挑戰的任務,怎麼從「內」做起,帶出活化團隊,又如何向「外」連結,尋求資源,「讓孩子學習英語,更要引進外師協同教學」是劉汶琪迸現的第一個創意亮點,暑假期間和擅長鼓舞人心的蘇媽媽提到這事,獲得共鳴,回應劉汶琪說「有心路不遠」,不但牽線在電子業服務的余駿凱贊助這個「基隆中山國小提升國際競爭力行動-導入外師協同全年級英語教學計畫」,今天更帶來國際扶輪3521地區前總監馬長生、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名譽理事長秦玉玲與台北天和扶輪社社友Serena等人了解學校的現狀與需求,希望帶動更多機會與資源。
劉汶琪說,中山國小聘任的這位英語教師是德國籍的Michelle,擁有多國語言的能力,英語教學經驗豐富,搭配學校原有英語老師協同教學,目前安排1到6年級各班,每週二上一節外師的雙語課程,課程內容多為生活化自編教材,另一部分配合學校英語教材延伸課程內容,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與閱讀能力,讓學生對英語敢開口、能交談,可以學會基礎的日常生活英語,活用在生活情境中。
▲劉汶琪校長說,推動國際化,提升孩子英語能力,中山國小孩子很幸福,今年度開始一年至六年級都有安排外師與中師一起上英語課,另外也安排社團時間增加英語練習機會,讓孩子的英語能力進步在無形之中!瞧!孩子反應真熱烈,一直舉手想要發言,真的敢開口說英語喔!
贊助者余駿凱在電子業服務,留美教育,平常也是和客戶多用英文溝通,他自己也有小孩正在念小學,非常重視雙語教育,期待透過這個支持可以促成學生有更好的英語學習資源,鼓勵孩子們勇於開口說英語,「講久了就不會害怕!」
透過新學年第一堂「蘇媽媽愛悅讀 啟發生命下鄉計畫」,孩子們看著眼前這位90歲充滿正能量的蘇蔡彩秋阿嬤用簡單易懂的中外故事啟發他們,「人可以沒有錢,但不能沒有希望」,把握小學的基礎教育扎根,透過深耕閱讀和雙語學習,中山國小正經歷一個不一樣的學習歷程中,到底會產生多大的蝴蝶效應,時間會印證。蘇媽媽座右銘「有心路不遠」不只鼓舞孩子,也鼓舞校長劉汶琪,形塑為這所老校翻轉的大志氣。
▲支持英語外師學習計畫的余俊凱鼓勵孩子們勇於開口說英語,「講久了就不會害怕!」
▲正能量的蘇蔡彩秋阿嬤用簡單易懂的中外故事啟發孩子,「人可以沒有錢,但不能沒有希望」
▲中山國小正在經歷一個不一樣的學習歷程中,到底會產生多大的蝴蝶效應,時間會印證。90歲抗癌勵志作家蘇媽媽座右銘「有心路不遠」不只鼓舞孩子,也鼓舞校長劉汶琪,為這所老校翻轉的大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