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稻江扶輪社一日志工 陪伴送愛到樂山教養院 關心重度身心障礙者

▲歲末年終,樂山教養院、台北稻江扶輪社、世堃國際有限公司特別發起「樂山教養院志願服務」社區服務計畫活動,藉由陪伴,以及捐贈物資,讓愛心與善心,充盈這個角落。圖/台北稻江扶輪社提供

台灣公益新聞網 記者〡簡傑 台北報導

喝水吃飯對你我來說,僅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對於多重障礙的朋友來說,卻是需要不段的練習,以及照護者給予無限耐心、愛心教導,才能完成的任務;歲末年終,樂山教養院、台北稻江扶輪社、世堃國際有限公司特別發起「樂山教養院志願服務」社區服務計畫活動,藉由陪伴,以及捐贈物資,讓愛心與善心,充盈這個角落。

台北稻江扶輪社社區服務主委、前社長李建明表示,透過聯合勸募的推薦瞭解後,轉呈專案,送理事會討論決議,支持並舉辦這次的「樂山教養院志願服務」社區服務計畫活動。

汐止社區大學一起努力與22萬公益天使把愛傳出去!VOLVO中古車界的阿甘

他表示,樂山教養院目前共照顧126位18至64歲,中度至極重度的智能障礙者與多重障礙者,為社會階層中極為弱勢的一群。因此台北到江扶輪社召募社友、寶眷及社友公司同仁等擔任一日志工,陪伴院生聊天、散步、晒太陽及捐贈院生所需物資。

1911年,一名倫敦的青年醫師,毅然放下上流社會的生活,帶著自己新婚的美麗妻子,飄洋過海來到當時近乎蠻荒的台灣,進行行醫宣教的志業;這名青年醫師先後成為台南新樓醫院、台北馬偕醫院的院長,而後將一生奉獻給台灣癩病(痲瘋病)的研究與發展,以及癩病病患的照護上,他,是奉獻與堅持的化身、仁醫典範,戴仁壽醫師。

戴仁壽認為當時因恐懼而對病人進行強制隔離的方法,還有社會普遍對病患的排斥,反而使病人不願就醫而延誤治療;因此規劃募款成立人道療養院,也就是今天的「樂生療養院」;隨後又創建了「樂山園」,才有如今的樂山教養院。

目前樂山教養院的院生中,包括智能障礙、腦性麻痺、唐氏症、自閉症等,甚至伴隨視障、肢障等多重障礙;大多為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礙者,其中有數十位是必須臥床的極重度者,需要外界的關注以及更多社會支持。

透過台北稻江扶輪社社員、寶眷的一日陪伴,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觀念,在疫情的海嘯下,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不變的是人與人間的溫情關懷,也讓院生有更多的外界刺激以及社會互動,善與愛的循環,正持續蔓延中。

▲台北稻江扶輪社發起「樂山教養院志願服務」社區服務計畫活動,並進行參訪。圖/台北稻江扶輪社提供

▲台北稻江扶輪社發起「樂山教養院志願服務」社區服務計畫活動,社長邱群傑致詞(右) 社區服務主委李建明代表接受感謝狀。圖/台北稻江扶輪社提供

 

4 9 3 1 9 2
Total views : 1085911
Your IP Address : 3.236.86.184

新生註冊登入投課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