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故事見證台北千日抗疫年代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為非常時刻留下紀錄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新書發表會現場來賓大合影(第一排左起: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總調度林宜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璩大成總院長、文獻館館長詹素貞、文化局局長蔡詩萍、本書審查委員李明仁教授、本書顧問張秀蓉教授

台灣公益新聞網 記者〡簡郁峰 台北報導
圖片/影片提供 〡台北文獻館

走過千個疫情來襲的日子,世紀病毒COVID-19橫掃全世界,人類一起走過漫長的抗疫年代。新冠病毒COVID-19離我們如此的近,台灣同島一命,齊心抗疫,守住了我們的家園與家人。「口罩令」在2月20日起鬆綁,逐步朝解封,恢復疫前尋常日子,國內外商旅交流和往來、餐飲服務業復甦,政府振興方案仍在繼續,迎向春暖花開,不管你用什麼心態度過這些日子,想要忘記,但始終難以忘懷這段疫來疫往,總要微笑勇敢向前走。
過去3年,這段抗疫的日子,台北群像,台北市文獻館書寫記錄這一刻……

▲《我們與疫的距離》回顧影片

COVID-19世紀大疫無預警籠罩全球,疫情大流行下人類社會丕變,也令人們回望歷史。每一場與疫病驚心動魄的抗戰,既留下獨特的生活經驗與生命故事,也存在足以借鏡的啟示。台北市文獻館透過專家書寫、人物訪談及影像紀錄,集結成《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專書,回顧台灣百年抗疫史,呈現COVID-19疫情期間的集體記憶。

 新書發表會於日前(2/18)日在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演藝廳舉行,特別邀請曾在第一線抗疫的醫師所組成的「醫聲室內樂團」進行開場表演,包括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台北市文獻館館長詹素貞、本書顧問台灣醫學史專家張秀蓉、本書審查委員政大台灣史研究所兼任教授李明仁、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疫情期間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總調度林宜蓁、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萬華區青山里里長李昭成、亞東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桃園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技正陳秋芳及技士羅慧敏、藥師曾光洵先生、林楊智先生等各界曾在第一線面對疫情的受訪人士,以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璩大成、兵役局局長李治安、公訓處處長何雅娟、消防局大隊長葉俊興、剝皮寮總監李志勇、萬華區區長詹天保、台灣大車隊經理梅耀宇等貴賓出席共襄盛舉。

蔡詩萍致詞時表示,文獻館以有限的人力、經費,編出專書,並有醫師、參與抗疫的18位朋友們現身說法;辦理新書發表會,是為了不要讓抗疫三年來走過的路被遺忘。他說,「就像李秉穎醫師在本書序文所提,疫情離我們既近且遠,當它逼近我們時,很多人勇敢地跳出來,展現了人性最光輝的一面;歷史一定有陰暗的一面,但是人性用光明的一面彌補了歷史的陰暗」,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讓台北人不要忘記這三年的疫情對大家的威脅,更不要忘記在疫情威脅當中有許多朋友努力地在每個崗位上守護。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致詞

劉克襄特別感謝能有機會出版本書,他在致詞時提到,中央社在疫情的一千多天內,不只將各國疫情狀況報導給台灣讀者,也將台灣的訊息傳播到全世界,同時也編了本書,以文獻館的角度、立場,自日治時代防治疾病的方法開始談起,收錄了18個故事;他也特別提到同仁採訪時的軼事。

台北市文獻館館長詹素貞表示,這本書的發想就是文獻館的宗旨,為時代記錄重要的事件,並留給下一代;台灣(2/20)放寬室內口罩措施,代表台灣疫情進入下一個里程碑,本書除了記錄18位抗疫英雄英雌的故事外,還有時代的縮影,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這些日子,「因為我們與疫的距離不曾遠離,當疫情捲土重來時,能有更多力量與自信勇敢面對。」

發表會現場以影片回顧過去三年多來台北市承載的疫情歲月,並邀請本書顧問張秀蓉、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總調度林宜蓁、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與文獻館館長詹素貞進行交流,文化局局長蔡詩萍更特別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璩大成上台,共同分享過去疫情期間台北所經歷的種種真實故事。

▲台北抗疫群像故事交流分享,左起:文獻館詹素貞館長、本書顧問張秀蓉教授、文化局局長蔡詩萍、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總調度林宜蓁、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

▲台北抗疫群像故事交流分享(左起:文獻館館長詹素貞、本書顧問張秀蓉教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璩大成總院長、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總調度林宜蓁、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

台北市立文獻館表示,為全面性呈現台灣抗疫的過去及現在,本書規劃為三大部分,輯一「百年疫戰」由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顧雅文教授、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張淑卿教授、中央社資訊中心蔡素蓉主任編輯、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教授等4位專家學者接力撰文,以台灣百年來重大傳染病為主軸,勾勒出台灣百年抗疫歷史;輯二「疫誌」則採訪18位抗疫期間各界相關人士,記錄個人面對疫情的真實回憶,從而建構百年大疫的集體記憶;輯三「記疫影像」蒐集精選超過120張照片,為全球抗疫留下台灣視角的重要紀錄與觀察。書末附錄則收錄「台灣公立疫苗研發製造之組織變革」、「與疫1000天」疫情大事記。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以生命故事見證疫情下的時代,為非常時刻留下紀錄,可洽臺北市立文獻館、國家書店松江門市、國家網路書店、五南文化廣場、弘雅三民書局、南天書局、臺灣的店、樂學書局、臺灣學生書局購買。

▲曾在第一線抗疫的醫師所組成的「醫聲室內樂團」開場表演揭開序幕

4 2 3 7 4 6
Total views : 1244278
Your IP Address : 18.97.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