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復興中學弦樂團參加「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榮獲金獎。(圖/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弦樂團提供)
台灣公益新聞網〡記者 簡傑 報導
「蛻變-世界上的小火炬」樂聲撼動「金色大廳」
這首國人改編自創曲中小朋友非常用心的演奏,將每個段落中不同的台灣民謠(四季紅」、「雨夜花」、「丟丟銅仔」)的生命力感動力表現出來,更令人感動的地方是在這首曲子的最後加入了台灣的國旗歌,作為曲子的高潮及結尾,青年指揮家葉政德提到當國旗歌的主題旋律在金色大廳響起的時候。他可以從孩子們的眼神中跟表現中感受到滿滿的感動跟驕傲,讓世界聽見台灣之聲。
▲復興中學弦樂團改編自創曲《蛻變-世界上的小火炬》尾聲的台灣的國旗歌響徹金色大廳 全場撼動,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影片/復興中學弦樂團提供 )
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弦樂團今年在台灣青年指揮葉政德的帶領下,勇奪第15屆《維也納至高榮譽》國際青少年音樂節金獎。這是繼111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全國賽決賽國中組B組特優後,復興實中國中部弦樂團陸續獲得國際比賽的獎項肯定。自創作曲「蛻變-世界上的小火炬」由作曲家陳昶安編寫「專屬」復興的曲目。代表著學生們在這個校園中,從稚嫩到成熟這樣成長的『蛻變』,配上學校校訓『世界上的小火炬』副標。融入《四季紅》、《雨夜花》、《客家本色》、《丟丟銅仔》等台灣民謠串接組成此首曲目,以台灣的《國旗歌》作為樂曲的結尾,贏得全場如雷掌聲,讓世界聽見台灣。台北市敦化國中弦樂團與荷蘭青年弦樂團並列該賽事金獎。此外復興中學小學部合唱團也在這次比賽中獲得合唱組金獎榮耀。
▲台灣全國音樂賽事常勝軍-台北市復興中學國中部弦樂團參加「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登上夢寐以求的《金色大廳》榮獲金獎,(圖取自於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官網/SCLSumma Lum Laude)
「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Summa Cum Laude International Youth Music Festival)2007年創立於維也納,今年是第15屆,以「音樂產生你我間的共鳴」為主題,為音樂愛好者提供了非競演性的表演機會,帶來莫大鼓舞,為每一名喜愛音樂的青少年提供廣闊舞台,融合了「競演」與「慶典」的特色,為全球的音樂愛好者提供了以音樂為核心的國際藝術交流平台,其國際化與規模享譽歐洲,深受全球青少年藝術愛好者的歡迎。
復興中學弦樂團的學生、師長、家長們,日前(6/30)啟程遠赴奧地利維也納,參加第15屆《維也納至高榮譽音樂節》,全團學生及隨行家長近百人的團體在首日一早抵達維也納後隨即投入排練,長途搭機的勞累及時差並不影響全團孩子們的鬥志與信心,經過一整天的練習與排練,他們在7/1上午,登上期待已久的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音樂廳,也是大家熟知的《金色大廳》參與比賽。
他們帶來,莫札特:G大調第13號小夜曲,KV525,第一樂章(W. A. Mozart: Serenade No.13 in G Major, KV 525 (Eine Kleine Nachtmusik), 1st mvt.)、艾爾加:弦樂小夜曲,作品第20號,第一樂章(E. Elgar: Serenade for String Orchestra, Op.20, 1st mvt.)、陳昶安:蛻變-世界上的小火炬(Chen Chan An: Metamorphosis-The Light of the World (委託創作,世界首演))、芥川也寸志:弦樂團三部曲,第三樂章(Yasushi Akutagawa: Triptyque for String Orchestra 3rd mvt.)及蘇克:弦樂小夜曲,作品第六號,第四樂章(J. Suk: Serenade for String Orchestra, Op.6, 4th mvt.)多首經典的名曲參與比賽。
因為音樂節規定,比賽的曲目中需有一首國人作品,指揮葉政德特別商請作曲家陳昶安編寫一首「專屬」復興的曲目。代表著學生們在這個校園中,從稚嫩到成熟這樣成長的『蛻變』,配上副標為學校校訓「世界上的小火炬」,為此首曲名的由來。曲目架構以復興幼兒園、小學、中學三首校歌為基底,作曲家再挑選幾首代表性的台灣民謠如「四季紅」、「雨夜花」、「客家本色」、「丟丟銅仔」來串接組成此首曲目,最後以台灣的「國旗歌」作為樂曲的結尾,葉政德表示,民謠是民族精神的淬煉,反映了不只是當代生活的縮影,也成為文化與思想傳遞的橋樑。將這些民謠融入創作中代表來自台灣的聲音,將美好的弦律帶到全世界。第一次在金色大廳上首演這首樂曲,希望透過這首專屬的樂曲讓世界聽到、認識到,更讓全體音樂節的夥伴看到復興中學弦樂團的精湛演出。
帶領復興中學弦樂團只有1年,但這1年來從國內音樂比賽冠軍到國外拿金獎,以嚴格著稱,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稱號的指揮葉政德提到這次帶團看見孩子們的表現:「在比賽過程中,小朋友表現最好的地方是在我們6/30一早到維也納,馬上就再投入排練,一直到晚上,隔天早上7/1我們就比賽,過程中,孩子們不但不喊苦,更全神專注於演奏。」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稱號的青年指揮葉政德指揮神情,感動孩子們不但不喊苦,全神專注於拉琴演奏。(圖取自於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官網/SCL(Summa Lum Laude )
這次大會有規定,每個團隊都必須要演奏自己國家的歌曲,這一次復興中學弦樂團特別為這個音樂節比賽寫了專屬於復興弦樂團的國人作品,這首國人作品中小朋友非常用心的演奏,將每個段落中不同的台灣民謠的生命力感動力表現出來,更令人感動的地方是在這首曲子的最後加入了台灣的國旗歌,作為曲子的高潮及結尾,葉政德提到當國旗歌的主題旋律在金色大廳響起的時候。他可以從孩子們的眼神中跟表現中感受到滿滿的感動跟驕傲。
復興中學弦樂團成立於1998年,當時學校為發展學生多元智慧,並期望能夠達到『復興一人一樂器』的目標下順應而生,經過多年來學校、師長及家長的支持下逐漸成長、茁壯。樂團分別有國小部弦樂團及國中部弦樂團,除了每學期的定期公演、發表會外,樂團也多次參與公益演出、巡迴演出及國際交流,成績斐然。
「 Summa Cum Laude International Youth Music Festival 」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於 2007 年誕生於音樂之都維也納,至今已經舉辦 15 屆,總共為近2萬名來自全球五大洲、45 個國家的優秀表演者與團體提供了以音樂為核心的國際藝術交流平台。拉丁語 Summa Cum Laude 意為「至高榮耀」,是歐美國家對最優秀畢業生的最高級別認證。
「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支持,邀請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擔任名譽顧問,其國際化、規模、影響力享譽歐洲,是罕見的國際青少年音樂盛典。
▲台北市復興中學弦樂團參加「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榮獲金獎,獲獎後於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音樂廳外留影。(圖/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弦樂團提供)
▲復興中學弦樂團在參加「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榮獲金獎,於海頓廳「優勝者音樂會」中演出,全場滿滿愛樂者。(圖/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弦樂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