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越古道】在幽暗中,以利亞怎樣創建大業?

一個人很有才能,卻願意被「藏」起來,願意順服,甚至順服那些比他無能的人,這多麼不容易?(照片來源unsplash

文 / 鄭維棕  

  1. 基列寄居(settler、inhabitant)的提斯比(Tishbite、stranger)人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
  2. 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
  3. 你離開這裡往東去,藏在約但河東邊的基立溪旁。
  4. 你要喝那溪裡的水,我已吩咐烏鴉在那裡供養你。
  5. 於是以利亞照著耶和華的話,去住在約但河東的基立溪旁。
  6. 烏鴉早晚給他叼餅和肉來,他也喝那溪裡的水。
  7. 過了些日子,溪水就乾了,因為雨沒有下在地上。
  8. 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
  9. 你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撒勒法與路四26同】去,住在那裡;我已吩咐那裡的一個寡婦供養你。(列王上17:1-9)

    1861年美國南北爆發嚴重的內戰,南北雙方死傷慘重。戰爭中,有一個人從一具年輕的屍體口袋中,找出了一張紙條,紙條上這樣寫著:

我向神求力量,以便我能有所成就;神卻使我軟弱,以便我能謙卑順服。
我向神求健康,以便我為祂作大事;神卻使我軟弱,以便我靠祂得剛強。
我向神求財富,以便我心歡喜滿足;神卻使我貧窮,以便我以智慧行事。
我向神求權位,以便我能得人稱讚;神卻使我卑微,以便我知主的可靠。
我向神求美物,以便我能享受生命;神卻賜我生命,以便我能享受萬物。
我未得著我所求的任何一件事;卻得著我曾盼望的每一件事,
何其渺小的我,默然的禱告竟全蒙應允,所以說,在萬人中我是最蒙福的那位!《損中得益》

汐止社區大學一起努力與22萬公益天使把愛傳出去!VOLVO中古車界的阿甘

    當一個年輕的屍體躺在地上,身上滿是鮮血和砲彈。屍體口袋中卻藏著一張「所以說,萬人中我是最蒙福的那位!」,敬愛的朋友,這一幕,多麼悲壯呀!上帝沒有讓這位年輕人遠離戰場,即使參加戰爭,也沒有讓他逃離死亡。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中,這位年輕人終究躺下,和戰場上其他伙伴一樣,成為犧牲者!

    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我們沒有辦法解釋,這就像一個好的人,為什麼老是碰到倒楣的事情,甚至還「英年早逝」。大哲學家康德,沒辦法解釋這人間虛玄,只好在他的偉大著作《實踐理性批判》中,搞了三個假設(postulate)–不朽、自由和上帝存在。人間不平,生命本色,但是好人做好事卻受盡折磨,壞人壞事作絕卻享盡天年,怎麼辦?如果這樣,為什麼還要做好事?因為上帝存在呀,因為好事不朽呀,因為自由不受苦難捆拘呀!

    艱難在戰場上的年輕小伙子,或許還帶有一點對上帝的希望,希望有一天回到千里外的家鄉,看看爸爸,看看媽媽,或許還有他那個每天倚閭遠望的愛妻,但是,上帝沒有答應!那位口袋中藏著「萬人中我是最蒙福的那位!」年輕人,終究是倒了、死了。我們沒有辦法回答這個人間的艱難,更不可能用康德那種純知識論的方法,用假設上帝存在的語氣來解說苦難的邏輯。

    不但我們有血有淚,我們的上帝也是有血有淚,四千多年來,我們看見聖經中多少的人物,在艱難中如何勇敢的面對苦難,何其壯闊?耶穌出生後的世代,我們也看到同樣的故事,前仆後繼,用血淚寫下一篇一篇可歌可泣的生命故事。有人從苦難中活下來了,只有感恩;有人在艱難中死了,依舊唱著讚美歌。哪些忠心的典範,至今多麼令人震懾?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舊約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以利亞,他在艱難中怎麼忠心的走在上帝要他走的路上,即使做的沒有果效,他又怎麼忠心和堅持?

一、幽暗艱難的環境

  以利亞,可說是生不逢時的先知!他活著的年代,以色列進入分裂的列王時代,以利亞所面對到的國家困境,是一個分裂,社會敗壞、宗教混淆的世代。而以利亞面對的第一道困境,就是面對惡人當政的王朝亞哈王。聖經怎麼描述這個亞哈王?

29猶大王亞撒三十八年,暗利的兒子亞哈登基作了以色列王。暗利的兒子亞哈在撒瑪利亞作以色列王二十二年。
30、暗利的兒子亞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
31、犯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他還以為輕,又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
32、在撒瑪利亞建造巴力的廟,在廟裡為巴力築壇。
33、亞哈又作亞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怒氣,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諸王更甚。(列王上16章)

  亞哈王在首都撒瑪利亞登基,做王達22年之久。他不但娶外邦女子西頓王謁巴力女兒耶洗別為妻,還跟著老婆去拜巴力神。這還不夠,亞哈王還為巴力建造大廟供奉敬拜,又進一步把巴力的母親亞舍拉(Asherah,見NASB解釋)一併送進大廟中一起敬拜。

  如果只是看到這裡,那還不夠精彩。中文和合本說:「亞哈又作亞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怒氣,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諸王更甚。」(列王上17:33)拜巴力、拜亞舍拉,在亞哈王當道時有何稀奇?!同樣寫下列王上下與耶利米書的先知耶利米,在另一處記下這個亞舍拉的「景象」,更令人震撼:

  1. 猶大的罪是用鐵筆、用金鋼鑽記錄的,銘刻在他們的心版上和壇角上。
  2. 他們的兒女記念他們高岡上「青翠樹」旁的壇和木偶。
  3. 我田野的山哪,我必因你在四境之內所犯的罪,把你的貨物、財寶,並邱壇當掠物交給仇敵。
  4. 並且你因自己的罪必失去我所賜給你的產業。我也必使你在你所不認識的地上服事你的仇敵;因為你使我怒中起火,直燒到永遠。(耶利米書17章1-4節)

  列王上16章希伯來文提到的亞舍拉(Asherah),竟然跟第二節的「青翠樹」(groves)用同一個希伯來原文KJV將這個字都翻譯成grove,中文和合本則譯成亞舍拉和青翠樹。如果看原文,亞舍拉和青翠樹都是用אשרה (asherah),精準的翻譯應該都是「亞舍拉」女神。那為何和合本譯者會這樣用?

  耶利米雖然是南國的先知,但是同時寫下列王上下與耶利米書。從這些書信可以看出,不管是南國的猶大或北國的以色列,都受到敬拜巴力與亞舍拉女神的影響。耶利米說猶大(以色列何嘗不是?)的兒女都紀念建在高岡上青翠樹旁的壇和木偶………

  這讓我想起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柬埔寨吳哥窟,這個雄踞柬埔寨東北方的偉大建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他使用的石塊與埃及卓甫斯(Cheops)金字塔一樣多,至今無人能敵。這個廣大建築,用一塊一塊石頭砌起來,並挖出圍城的護城河,在廣懋無涯的森林中,一座一座廟宇就這樣被蓋起來,只要有機會到現場一遊,一生難忘這個偉大的景象。那和合本翻譯耶利米所說的「高岡上青翠樹旁的壇和木偶」景象是否也像吳哥窟這樣,令人震撼?建築的宏偉至此,不要說不僅讓他的後代兒女砰然心驚,即使至今,面見這樣宏偉的建築,不也令我們流連忘返?何況廟宇中還供奉一個皇后耶洗別所信奉的偉大女神亞舍拉?

如果一個人一直看到自己的缺點,看到自己的血統,看到自己的出身,那這樣的人,沒辦法把眼光(Vision)聚焦在上帝身上,也很難被上帝用來成就大事業。(照片來源unsplash

  在美麗的高岡青翠樹旁建了偉大建築,不是為了敬拜以色列的上帝,卻是為了取悅國王所愛女人的女神,這個行為,怎麼不惹上帝生氣?寫下這個記錄的耶利米先知,難怪會用「猶大的罪是用鐵筆、鋼筆記錄」來描述當時的情境。因此,也讓上帝氣到要將猶大的貨物、財寶、產業都要交給仇敵!

  而做下這同樣事的不就是亞哈王?是當今以色列最有權位的國王呀!如果沒有國王同意和支持,來自外邦的皇后耶洗別可以做這樣的事情?就算想要造反,搞個宗教革命,一個皇后又可奈何?!難道皇后想做以色列的武則天?但把自己天下當作如同日、月一樣崇高的曌皇朝,如果沒有唐太宗、唐高宗兩位皇帝的大恩寵,豈有曌皇朝可言這說明什麼?亞哈王原本就「心中無神」神在亞哈做王的年代,根本就「沒有地位」。因此,當亞哈旁邊又多一個敬拜亞舍拉女神的皇后出現時,亞哈王當然就跟著去拜那個看的見的女神了,而且,把最好的地方都獻出來,給這個偉大女神蓋個宮殿,討好皇后,順便討好眾民呀!

  面對這個心中無神的國王,還有一個在王國中推動敬拜亞舍拉女神運動的皇后,甚至連最好的地方都蓋了女神宮殿,這時,上帝卻要以利亞出來,要他去訓誡國王,要亞哈王悔改,要用大旱來修理國王,這以利亞下得了手?膽識夠嗎?這麼艱難、甚至可能不要命的「大使命」,以利亞又要怎樣回應?在幽暗的環境中,這個先知到底怎樣來服事神?

二、自信,不小看自己

  當整個以色列王國都在敬拜巴力和亞舍拉女神時,我們來看看這時的以利亞到底在做什麼?他的處境又如何?

  「基列寄居的提斯比(Tishbite、stranger)人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列王上17:1)

  基列(Gilead),原名意思本來是指「多岩石之地」(rocky region)。基列位於約但河東,過去摩西在曠野四十年,一路沿著約但河東從南方一直打到北方,在約但河東建立了三支派,由南向北分別賜給以色列三族,包括流便、迦得和北方的東瑪拿西。民數32章1-5節說道:

  1. 流便子孫和迦得子孫的牲畜極其眾多;他們看見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
  2. 就來見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並會眾的首領,說:
  3. 亞大錄、底本、雅謝、寧拉、希實本、以利亞利、示班、尼波、比穩。
  4. 就是耶和華在以色列會眾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僕人也有牲畜。
  5. 又說:我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這地給我們為業,不要領我們過約但河

  雅謝地在基列地南方,同屬岩石之地,雖然不是良地可以種植,但卻是可放牧牲畜的好地方。流便和迦得的子孫眾多,因此牧養的牲畜也眾多。摩西打下基列地後,這兩大族派後代,就直接找上摩西說:「把這地給我們為業,不要領我們過約但河。」(民32:5)後來摩西就應他們的要求,把這兩塊地賜給牲畜眾多的迦得和流便,並把部分的約瑟後代,安排在北方的土地,成為東瑪拿西。

  除了地非良地外,基列還是一個逃亡人的避難天堂士師記12章4節說道:「耶弗他招聚基列人,與以法蓮人爭戰。基列人擊殺以法蓮人,是因他們說:你們基列人在以法蓮、瑪拿西中間,不過是以法蓮逃亡的人。」士師時代,耶弗他被上帝興起來,耶弗他本身就是基列人。以法蓮人罵基列人說是以法蓮人逃亡的,這好比罵一個人是強盜的後代一樣,怎麼不令人生氣?被興起的耶弗他也就帶領基列人攻打以法蓮人,為基列人討一口氣。

  前面提到以利亞的背景說他是「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基列非良地,上面已經提到住這裡的人大概都是逃亡的人。而以利亞是「寄居」基列地的提斯比人,「寄居」是什麼意思?NASB把這個字翻譯為Settlers,也就是移民者、殖民者等,這個字希伯來原文有「異鄉人」之意(stranger、sojourner),提斯比(Tishbite)原指「被俘虜」(captivity),這個背景說明什麼?也就是說以利亞出生不好,他跟多數基列人一樣,可能他的祖先也是逃亡或被擄的人,都是住在基列的異鄉人。出生血統不好,因此,只能在這個不好的土地居住,生活就是在多岩石的土地上磨來磨去,生活苦啊!

  但是出身不好,不代表信仰就不好,也不代表不能為上帝作大事列王上第一章開始,就把以利亞的背景作個簡單的交代,而這個背景不也告訴我們,以利亞能做的事,我們不也能做嗎?如果你出身不好,你會比以利亞差嗎?你的祖先跑過路?還被擄到不良的環境中,甚至有可能被罵說你是強盜的後代嗎?

  我們看到列王上第一章第一節,以利亞真的沒有小看自己,也不管自己的出身不好,他真的接受了上帝的使命,就去做了。

  「自信,又不小看自己!」,這是一個人服事上帝必須被磨出來的性格,如果一個人一直看到自己的缺點,看到自己的血統,看到自己的出身,那這樣的人,沒辦法把眼光(Vision)聚焦在上帝身上,也很難被上帝用來成就大事業。

三、順服去做

  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列王上17:1)

  出身這麼不好,上帝要以利亞做什麼?「去告訴亞哈王!」,太扯了吧,這麼艱難的工作,怎麼會找一個血統這樣差的人去做?況且以利亞住在基列地,是在約但河的東邊,要大老遠跑到約但河西邊的以色列王國,篳路藍縷、跋涉千山萬水,命保的住保不住都不可知,還要到當今最繁華的首都撒瑪利亞去訓誡亞哈王。這就好比叫一個住在屏東最窮落最偏僻且出身很不好的基督徒,叫他到一輩子都沒有來過的繁華台北,然後直接衝進總統府,告訴當今最有權位而不信主的總統說:「你搞清楚,你坐在這個大位是上帝給你的,你要敬畏神,否則我們的上帝會給你好看!…」,這不是瘋了是什麼?

  去告訴亞哈什麼?「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亞哈何許人也,是當今以色列王國最有權位的皇帝呀,上帝要小民以利亞,去訓誡當今國王,還狠著勁告訴亞哈王說,我小民以利亞若不禱告,你的王國完蛋了,你也完蛋了呀!這是哪門子的信仰?要叫一個人去送死,也不是這樣吧!何況上帝還要以利亞在皇帝面前那樣囂張。

  囂張?不合理嗎?小民以利亞有質疑?從聖經中,我們沒有看到這個偉大先知的任何疑問,也沒有任何遲疑。這個現象,和創世紀22章描述亞伯拉罕接受上帝的命令,要他獻出獨生的兒子,亞伯拉罕竟然「清早起來,備上驢」,沒有任何質疑,就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如出一轍。

  聖經沒有告訴我們以利亞怎麼去,走多久,有沒有迷路,中間有沒有碰到強盜,路上要吃什麼?要住在哪裡?有沒有生病?但,我們可以推測,這是一段幽暗艱難的路途,不花個半年三個月,大概也要走個一、二個月,前途茫茫呀!

但是,以利亞就是走,就是跋山涉水,後來,我們看聖經記載說:「以利亞對亞哈說」,這一「說」,可是用多少生命「磨」出來的呀!可是用多少跋涉千水萬山「走」出來的呀!這一說,背後「藏」有多少以利亞的血淚和靈魂?

  躲在基列荒漠之地的以利亞,上帝召他,管你在天涯海角,管你在水深火熱,有人從容赴義,有人怨天尤人。我們不知道以利亞到底有妻子兒女沒有,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否需要奉養父母否?他的「私」事有多大,我們也不知道。極公無二慮啊!但這一「公」事,可是深深的撼動一個人的根砥呀!以利亞後來怎麼做?他一句話也沒說(至少在聖經中沒有看到他說話!),就走了,就跑到首都撒瑪利亞去找亞哈王了………

  不僅找到亞哈王了,而且還跟他說,上帝要我告訴你,你再胡搞亂搞,不把我(上帝)當作一回事,上帝只用我這個小民以利亞的禱告,就夠讓你的王國完蛋了,你也完蛋了!

  如果當初以利亞是個「極私無二慮」的人,他大可以找出十個理由搪塞,也不用千辛萬苦去做一件外人看起來很「笨」的事。但是,以利亞沒有,上帝怎麼叫他做,他就去做,也不去問理由,也沒有抱怨。

  如果我們要服事神,沒有這種帶點「順服性格的傻勁」,總是覺得自己厲害,老是覺得別人意見就是不如我們,這樣,恐怕我們的服事多少會帶給別人一點災難在這裡,我們看到以利亞服事的典範,就是「順服去做」,管他前途如何茫茫,路途如何遙遠,自己出身如何不好,上帝叫我去,我就去,「極公無二慮」,眼光只有上帝呀!

四、大膽

  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你離開這裡!(列王上17:2-3)

  前面說上帝要以利亞去告誡亞哈王時,他就真的去了。神叫他去,他就去了,很「大膽」。根據聖經的記載,以利亞所處的環境,非常險惡。不僅亞哈王對於他的告誡非常不滿,正在推動以色列王國新女神敬拜運動的皇后耶洗別,更是要他的命。環境這麼險惡,以利亞還是去了,夠大膽………

  根據聖經的記載,亞哈王旁邊有一個非常敬畏神的總管(governor,家宰),叫做俄巴底(Obadiah),這個忠心的管家,在耶洗別推動敬拜亞舍拉女神運動時,要屠殺那些告訴以色列百姓要敬畏神的眾先知,俄巴底把一百個先知都藏起來,每五十個先知藏在一個洞穴中,每天拿餅和水供養這些先知,讓他們免於被皇后屠殺。

  在這麼危急存亡之時,所有人逃命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敢拋頭露面?但是我們看以利亞做什麼?他聽到上帝對他的呼召,馬上從基列地到首都去訓誡亞哈王;訓誡完了,上帝又對他說,「你離開這裡,往東去,藏在約但河東邊的基立溪!」他也去了。後來,上帝又叫他去到一位寡婦家躲藏,以利亞還是照辦。以利亞所做的事情,隨時會被砍頭,然而,他卻毫無所懼,勇敢的去做。

  各位,如果是你,你有這樣的膽識?如果是你,明知道做這事會被砍頭,你還敢做?

  從以利亞的身上,我們看到一種服事上帝的「膽識」。即使前途充滿荊棘,雖千萬人吾往矣,貧賤不移,威武不能屈呀!

五、離開,不求安定

  人最怕「不安定」、因為「不安定」意味著「不安全」。人最怕常常需要「離開」,如離開一個穩定的工作,離開安定的生活,離開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離開……

  前面我們提到以利亞的出身,他是「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他出生不好,跟多數基列人一樣,可能祖先也是逃亡或被擄的人,都是住在基列的異鄉人。出生血統不好,因此,只能在這個不好的土地居住,生活在多岩石的土地上磨來磨去,生活大不易呀!

  出身不好的人,更怕「常常」需要離開!尤其作為一個異鄉人,好不容易在異鄉打下基礎,慢慢要由移民者、墾殖者(settler),轉換身份變成定居者(inhabitant),並且落地生根。但是,我們看到上帝要他離開基列地,到以利亞陌生且繁華的首都撒瑪利亞,去告誡亞哈王;做完了這件事,或許以利亞準備回到熟悉的基列提斯比故鄉。

但是,體貼的上帝並沒有為以利亞開往回鄉的路(或許怕亞哈王或耶洗別派人追殺他吧!),而是要他「離開這裡,往東去!」往東去,往東去到哪裡?去基立溪啊!

  基立溪在哪裡?仔細研究,他就在基列地,是流過提斯比的溪流,提斯比只不過是這條溪流的一個小城市而已。上帝雖然沒有讓他回到提斯比,但是,可愛的上帝也沒讓以利亞走在一條完全陌生的道路,畢竟基立溪還是流過他故鄉的溪流。

  故鄉雖然咫尺,人卻是在天崖呀!

  離開,雖然意味著不安定,意味著流浪,但是,或許瞭解上帝心意的以利亞,也知道這是上帝保護他的手段。流浪和不安定,固然讓人挫折,但是,這豈不也是上帝完成大業的一步棋?

  「你離開這裡!」,我們看到先知以利亞生命中,不小看自己、順服之外,另一種「離開,不求安定」的服事性格,而這樣的性格,不僅擴張了上帝福音的國度,更讓我們見識到一個忠心服事神勇者無懼的榜樣!

六、謙卑,被藏起來

3、你離開這裡往東去,藏在約但河東邊的基立溪旁。
4、你要喝那溪裡的水,我已吩咐烏鴉在那裡供養你。
5、於是以利亞照著耶和華的話,去住在約但河東的基立溪旁。
6、烏鴉早晚給他叼餅和肉來,他也喝那溪裡的水。

  把自己「藏起來」或願意被「藏起來」,是一件相當艱難且要有極度謙卑性格。

  尤其對於一個有「才能」(恩賜)的人 ,卻願意被「藏」起來,把自己的光芒收斂起來,願意順服,甚至順服比他沒有才能(恩賜)的人,多麼不容易呀!何況被藏在一個荒郊野外的「野溪」旁,更可憐的是三餐還要靠烏鴉供養,這是把一個有才能的人逼到極處。

  以利亞照著上帝的吩咐,做完他應該做的事情,上帝並沒有讓他因此就順利的回鄉。上帝要以利亞躲到基立溪旁,在這個陌生的處境中,上帝親自吩咐烏鴉供養他。肚子餓了,烏鴉就叼餅和肉給他吃;口渴了,就直接就近喝基立溪的水。雖然生活沒有辦法大魚大肉,但是上帝起碼讓以利亞不會受餓挨死。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想?好不容易千里迢迢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跋涉千山萬水,冒著生命的危險,完成上帝的使命,結果上帝好像不領情,又把你丟到另外一個苦境中,苦到一個情境,沒有人可以安慰你,沒有人可以對話,三餐還要靠烏鴉來供養。如果是你,你受得了?你會怎麼想?上帝是不是太不夠意思了?

  這讓我想起衛鞅在遇到秦孝公贏渠梁之前,是個才氣縱橫的士子。他的老師公孫矬舉薦他給衛惠王做相,衛惠王看不起這個書生小子,不願用他,甚至連理都懶得理他。衛惠王的大將軍龐涓,知道衛鞅這小子是個人才,如果讓他跑出衛國,將給衛國帶來無限的後患,因此,派人準備殺掉衛鞅。

  衛鞅知道了,就開始逃,把自己藏起來,藏了六年直到有一天找到了機會,逃到秦國,碰到秦孝公後,被秦孝公重用,不僅從此改變衛鞅的一生,也改變老弱秦國的命運,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奠下了豐厚的基礎。

  千里馬需要伯樂,伯樂千里尋馬。然而,千里馬找不到伯樂時,該怎麼辦?硬著頭猛幹?或者把酒問青天?衛鞅既不硬幹,也不把酒問青天,他把自己「藏」起來,而且,一藏就是六年呀!六年,夠折騰人呀!但是,商鞅耐的住,耐的住,所以磨得出自己偉大的事業,也替別人磨出偉大的家業,更磨出贏渠梁與商鞅千古傳唱的生死知己的故事!

  把自己「藏起來」或願意被「藏起來」,需要多大的功夫呀!訓誡亞哈王,打了漂亮一戰的以利亞,打完戰後,理當被大大的重用和讚美,結果反而被「藏」起來了,如果用現在的話,不就是被「冰」起來?!你認為不堪?不!錯了,上帝還要用以利亞,這不過是訓練以利亞的一種手段罷了。而這種把一個有才能的人逼到極處,可是上帝用人的極端方法。大衛走投無路,躲在亞杜蘭洞;保羅在往大馬色的路上,眼睛被弄瞎了,在極端驚駭中被聖靈醫治了,孤獨躲到亞拉伯沙漠三年,完全與世人隔絕。這些不多是跟以利亞一樣?

  一個人很有才能,卻願意被「藏」起來,願意順服,甚至順服那些比他無能的人,這多麼不容易大衛曾說過:「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在他亭子裡,把我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詩篇27:5)你有才有能,公司不能用你,教會看不到你,你的配偶忽視你,讓你吃了很多的苦頭,別灰心,在患難中,你以為上帝看不到你?錯了,大衛說這時你是被上帝「藏在他的帳幕隱密處」。你被藏起來時,不是「真的」被放在荒野中呀!是「外表」被放在荒野中,「實際上」卻是被上帝襬放在最尊貴的「帳幕隱密處」呀!大衛如此,保羅如此,以利亞不也如此嗎?

七、水乾了,孩子死了,山窮水盡呀

7、過了些日子,溪水就乾了,因為雨沒有下在地上。
15、婦人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他和他家中的人,並以利亞,吃了許多日子。 16、罈內的麵果不減少,瓶裡的油也不缺短,正如耶和華藉以利亞所說的話。 17、這事以後,作那家主母的婦人,他兒子病了;病得甚重,以致身無氣息。(列王上17章)

  以利亞順服上帝去告誡亞哈王,千軍萬馬要追殺他。上帝就把他藏起來,但是,後來基立溪水卻乾了。對以利亞來說,被藏起來,已經夠可憐夠窩囊了,上帝還讓水乾掉,太絕了!上帝,你在幹什麼?太不夠意思了吧!

  然而,你以為以利亞這樣夠可憐了嗎?你認為上帝太不夠意思了嗎?如果我們再看聖經怎麼繼續這個故事,你會更驚訝。上帝要以利亞起身,找一個寡婦來供養他,沒想到在窮寡婦家,以利亞竟然能夠讓「罈內的麵果不減少,瓶裡的油也不缺短」,太神奇了,上帝果然行大神蹟,給足了以利亞面子!讓寡婦知道以利亞可是上帝派來的大天使呀!

  然而,別高興太早,事情還沒到終局。寡婦的兒子竟然莫名的生起重病,而且死了!你行神蹟有什麼用?寡婦一生最重要的希望,就是這個獨子呀!你以利亞不出現倒好,你出現在我家,卻把噩耗也帶到我家來呀!

  你說,如果你是以利亞,為上帝冒死完成使命,落得這樣的下場,你到底是要繼續信下去?還是落荒而逃?你不怨?

  水乾了,孩子死了,山窮水盡。在聖經中,沒有記載當時以利亞第一時間的反應。然而,從以利亞的遭遇,我們看到他逃路已經夠慘了,還得要面對這樣絕望難堪的艱難困境。

  我們服事上帝,敬畏神,不也會碰到同樣的問題?為上帝打天下,或者聽從上帝的命令,努力做上帝的工,結果好像沒有得到「好報」,甚至遍體鱗傷。在世間,我們常常喜歡說:「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呀!」,為上帝立了大功,上帝沒有紀念我的功勞也就罷了,至少也要想想我的苦勞呀可是,看看以利亞的處境,千里迢迢從基列地到繁華的首都撒瑪利亞去做砍頭的工作—訓誡亞哈王!然後,被追殺逃到基立溪,水乾了,又躲到窮寡婦家,又讓人家的兒子死掉。這麼倒楣的事情,都被他碰到了,怎麼辦?山窮水盡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八、禱告,且勇於承擔

  以利亞對他說:把你兒子交給我。(列王上17:19)

  以利亞躲在人家家裡受到保護和供給,結果害主人孩子死了。怎麼辦?走投無路了。

  但我們看到以利亞做什麼事。「把你的兒子交給我!」好大膽!自己走投無路了,還要去做「救人」的工作。 自己生命也夠幽暗了,竟然還要上帝去救別人,這算哪門子的信仰?

  偉大的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J.Hudson Taylor,1832-1905),出生在英國約客郡的邦斯利,十七歲就蒙恩得救。傳記作者華倫‧魏斯比曾經說,戴德生常常覺得自己一無所長,自己只是一個軟弱的人。然而,因為常覺得自己一無所長,因此戴德生說道:「所有神所用的偉人都是軟弱的人,他們之所以能為神行了大事,就是因為他們深知有主與他們同在。」

  以利亞所面對的困境,多麼幽暗?如果我們繼續讀列王記上19章,我們會發現偉大的以利亞,實在好像也不怎麼高明,因為碰到一些困難以後,他也曾經沮喪到坐在羅騰樹下「求死」!你說,以利亞不軟弱嗎?你說他有比你高明嗎?而這個現象,不就是戴德生所說的:「神所重用的偉人都是軟弱的人」!

  「把你的兒子交給我!」。好大膽!自己走投無路了,還要別人把已經死掉的兒子交給他,然後?「耶和華─我的神啊,求你使這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列王上17:21)哇!太大膽了,寡婦的兒子死了,以利亞不假思索,把寡婦的兒子接過來,就向上帝祈求,甚至有點帶著命令的口吻:「求你使這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如果用NASB的翻譯,語調就更為強烈了:「讓孩子活過來!」(let this child’s life return to him.),這個性格,不就是強烈的告訴我們,以利亞相信上帝「與他同在」,不僅可以救他脫離追殺,同樣的可以叫孩子從死裡復活嗎?從這裡,我們又看到一個屬靈的偉人,在面對生命的絕境時,表現出一種超絕的性格,這個性格,又似乎顯出他們與我們不同竟如天壤之別。

  而這個性格異稟又是什麼?「禱告,且勇於承擔!」,這裡,我們看到以利亞在如此幽暗環境下,不發怨言,也不退縮,而是用禱告且勇於承擔的態度來處理。而這個關鍵的態度,不僅救了窮寡婦的獨生子,也救了自己,更爭映千古上帝愛憐忠心百姓的鐵板真理呀!

  親愛的朋友,你的處境讓你窘迫嗎?你的生命難堪?幽暗的環境讓你無處可容?看看以利亞,不要氣餒,不僅以利亞的上帝,二千多年前與他同在;愛憐百姓的上帝,今天一樣與你同在!

  加油!

 

5 0 4 2 2 8
Total views : 1119089
Your IP Address : 18.97.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