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26~31,雲起藝象–香港現代藝術展

展覽地點:香港普藝拍賣公司

主辦:

香港墨緣藝術文化交流中心

香港研創藝術中心

紐約安迪藝術策展中心

汐止社區大學一起努力與22萬公益天使把愛傳出去!VOLVO中古車界的阿甘

★關於羅彩琴

個展
北京 中國美術館 2004
上海 上海美術館 2003
北京 徐悲鴻紀念館 2002,2008,2009
珠海 古元美術館 2008
臺北 中山紀念館 2005
洛衫磯 美國國際文化藝術協學會 1997
上海 陸儼少藝術院 2017
深圳 觀瀾山水田園 鄉村藝術館 2017
浙江 寧波美術館 2018
湖北 武當山地質博物館 2019
・・・等海內外個展約三十回。

雙個展
臺北市政府 名人畫廊 1997
新莊文化藝術中心 1998
・・・等展館雙個展數回。

聯展
海內外聯展數十回。
組織畫家們兩岸藝術交流展北京、上海、雲南、山東、浙江、新強、內蒙古、四川、湖北、廣東、海南・・・等省市,約數十回。

從1990 年開始,榮譽社長&藝術總監羅彩琴教授便常活躍于臺北文化藝術界,陸續舉辦過不少聯展與個展。1993年起在臺北市社教館展覽,1994年舉辦「龐畢度藝術空間個展」、1995年舉辦「新莊文化藝術中心父女展」。其後陸續有「洛杉磯美國國際文化藝術學會個展」、「臺北市政府名人畫廊‧ 彩筆、丹青、父女情雙個展」、「臺灣國父紀念館個展」等。羅彩琴教授是早期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先鋒,也陸續在大陸頂尖的美術館如「徐悲鴻美術館」、「上海美術館」、「中國美術館」等舉辦個展。其中,2004年於「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激促與揚升」個展最為經典。而「中國美術館」目前是兩岸畫家都極力爭取的展覽場館,但能夠展出的畫家卻是麟角鳳毛。

【藝術評論】

走過必留痕跡

文 / 羅彩琴

莫拉克輕台正吹襲臺灣,于此風雨子夜時分正為上海美術館個展寫序的當兒,戚戚然憶起了一路行來渡我的前輩及友朋們,彷如時光縮影般,一一留下生命印痕,這些過往,有如雲煙,叫人不勝唏噓,但前輩及友朋們的扶持及歡笑聲,可是歷歷在目呢!在此除了感激,仍是感激。

非常感謝原中國文化部高占祥副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靳尚誼主席前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陳朝寶大師藝評家鄭金川所寫的序文及評論,何其有幸各界大師齊聚一堂使本畫冊增光不少。專攻美學與哲學的金川一向對我作品的了然於胸,並一路不吝獻其才情解讀之,我尤為感動。

感謝陳秉鐶老師趙善燦院長、上海文化聯誼會主管、聯合文學副總編輯周昭翡、千華創意總監姚國忠、以及楊孫才、郭洛宇先生熱忱、智慧及經驗的提供;今年榮獲入編人民日報海外版欄目組「中華藝苑名家」,並因而結識溫文先生,承其鼎力相助,使得本畫冊更為盡善盡美;尚有許多友人來不及一一致謝,特在本園地表達之。

本畫冊大致摘錄了1997~2003年的作品,另有過去較喜歡但已被收藏的幾幅也一併入編,1997~2001年以大膽色塊、粗獷筆觸的表現畫派為主,近二、三年則為線條式的超意象為重,感覺較海闊天空、思想更四海雲遊,奇妙之至。

藝術創作是極度唯我的,實難以想像一張張白色畫布可塑造成一幅幅鮮明生動的思想作品,在畫的當下,觀者畫評是完全不存在的,全然是畫布與自我的思想交流的投射,那股源自於個性與感性所交融而成的原創藝術,是極其自然的表現主義畫風;泰戈爾說:「藝術家是自然的情人,也是自然的主人。」一語道破了原創的渾然天成。

自我風格的建立是藝術創作者的終極目標,經由心、眼、手來成就自我的生命能量,現代美學在於突破舊思維、解放桎梏,渾沌中求得圓融、樸茁中見幻象之靈氣,並進而提升精神領域、宣導人文素養,藝術家的使命不如是?

風雨仍持續著,想我踽踽獨行的孤寂不禁愴然淚下,幸而寂寞的旅者平日有星空為友朋、貓狗為伴侶、畫布為知音,人生最高意境當如是,夫複何求?

 

3 8 4 2 2 3
Total views : 1151521
Your IP Address : 18.97.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