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1919單車環台暨幸福巴士環台凱旋而歸 15天募得1905萬元 服務656位弱勢長者
資料提供 / 林以安
林以安
為呼籲社會大眾捐款救助急難家庭,基督教救助協會、空中英語教室、TRAVELER旅行者,持續舉辦「第二十三屆1919愛走動」公益勸募活動。由57位環台募款勇士組成的「1919單車環台車隊」與載滿愛心物資的「1919幸福巴士」,於去年12月21日自台北凱道出發,4日下午3:30抵達終點站台北松山車站。15天的環台之旅,總計募款1905萬元,服務656位弱勢長輩。勇士江重良代表上台分享,他說:「我向所有募款對象保證,我們所捐的每一分錢,都會用在急難家庭上,基督教救助協會是非常值得信賴的社福機構!」他說。
沒有1919的幫助 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曾歷經多重急難的受助者廣西阿公(化名) ,特別自彰化縣線西郷前來接風。今年69歲的阿公是1919急難家庭救助計畫的受助者。十多年前,兒子因躲債離家,越南籍的媳婦改嫁。6年前太太過世後,他就靠打零工獨力撫養兩個孫女。後來兒子急性肝炎急需肝臟移植,龐大的醫療費讓原本已很艱困的家庭頓時陷入絕境。
幸好兩個孫女在線西1919陪讀班得到陪伴與照顧,同時線西1919服務中心(線西靈糧之家)的湯文清牧師3次為他申請1919急難救助金,他們一家才得以渡過難關。如今,大孫女已上大學,小孫女讀高二,他也成為陪讀班的司機,且積極參與各項志工服務。他說:「若沒有1919和教會的幫助,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為弱勢長輩修漏水屋 腿傷也堅持完成旅程
1919環台車隊在12月29日行經屏東恆春時,兵分四路為4戶急難家庭進行修繕,其中一戶是阿坤伯(化名)的家。阿坤伯一人獨居,靠微薄的補助過活。老屋年久失修,每逢大雨便漏水,但阿坤伯體弱行動不便,無力修繕。這樣的困境,與緊鄰的現代化透天民宿形成強烈對比,完全是「一個恆春,兩個世界」!
勇士們為阿坤伯整理環境,王向前、劉佳運與陳宥丞三人,還攀上屋頂,砌磚、鋪水泥、設置排水道。陳宥丞是台北市議員,他表示:「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爬上屋頂修繕,能直接幫助需要的人,讓我感到滿足與感恩。」
蔡幸君是牙醫醫材公司負責人,首次參加環台。她在第六天摔車,後十字韌帶撕裂,不能騎車。但她堅持不回台北,選擇搭乘保母車繼續參與每個行程。她說:「即使有傷,我也不想留下遺憾。這趟旅程讓我看見社會上仍有許多人在困境中掙扎,但也看到1919如何陪伴這些家庭,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我很感恩能參與其中。」
偏鄉老化加劇資源匱乏 幸福巴士為656位長者送暖
今年第8度啟行的1919幸福巴士,共動員志工600人,其中包括121位髮型設計師與21位牙醫師,造訪27個1919服務中心,服務了656位弱勢長者。為弱勢長者們提供心靈撫慰、口腔保健、髮型設計、服裝造型設計等服務,並贈送全套保暖衣物、伴手禮。讓長者們從頭到腳,由裡到外,煥然一新。
70歲的簡大哥與62歲的弟弟住在嘉義阿里山茶山村中,平日靠採竹枝製作手工掃帚維生。他們平時少與外界互動,幾乎失去語言能力。偏鄉人口外移嚴重,留下的長者往往因交通不便、資源匱乏,而被疏於關心。幸福巴士第5天來到茶山長老教會,志工親自上山接簡氏兄弟下來,為他們理髮、換新衣新鞋。當簡大哥瑟縮地試穿新鞋時,志工輕聲安慰:「交給我,我會為你預備最好的。」這句話讓他的緊張瞬間化解,主動用手勢告訴志工,他的手因長期製作掃帚而疼痛。弟弟則拿著志工為他們拍下的立可拍照片,寶貝地收進口袋,露出燦爛的笑容。
來自曼都髮型的吳旻樺區長,是第7次擔任幸福巴士的志工,但今年對她來說格外特別。她的父親數月前剛過世,當她在台南大內1919服務中心為87歲的阿公理髮時,思念之情溢於言表。她輕撫阿公稀疏的白髮,細心地用梳子整理。專注的神情,就彷彿在為自己的父親整理儀容。她說:「在為阿公理髮時,我就想到我爸爸。有機會能在幸福巴士為弱勢長輩服務,我覺得好幸福!」
來自高雄醫學院牙醫系的陳志章博士,從事牙齒保健衛教工作。他分享:「口腔問題或許不是最緊急的健康問題,卻是生活品質好壞的關鍵。這趟旅程,能運用自己的所學,教導長者健康的口腔的觀念,更堅定我內心對於推廣口腔保健的信念。台灣是我們最愛的家鄉,我也會繼續用不同方式,傳遞幸福,分享幸福。」
1,589個1919服務中心 22年救助超過17,114戶
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2年發起「1919愛走動-急難家庭救助計畫」,2003年10月起開始發放救助金。到今年11月底止,總共已透過324個鄉鎮1,589個1919服務中心,救助17,114戶急難家庭(每月6,000元,連續4個月)。救助協會秘書長鄭夙珺表示,「二十三屆1919愛走動─單車環台募款暨幸福巴士」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了,但愛仍要繼續走動。盼望每一位關心急難家庭的朋友,都能攜手同心,將愛化為行動,陪伴急難家庭跨越困境,讓愛的腳步走得更穩、更遠!(詳見「1919急難家庭救助」1919.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