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 :歡迎宜蘭的鄉親不分年紀,只要您是美髮師,歡迎一起加入做善心
資料提供 / 吳沛諺
吳沛諺
記者/吳沛諺 宜蘭報導
一、從貧苦走出的女孩,用雙手剪出希望
《宜蘭小太陽義剪團》團長鐘浩,從小生活在一個經濟拮据的家庭,物資缺乏、三餐不繼是她成長的日常回憶。但即便如此,母親從未因此而放棄對子女的教養,反而時常叮嚀她:「人窮志不能短。孩子,將來有能力時,一定要去幫助別人。」這句話深深印在她心裡,成為她生命中最早的信仰與指引。

▲《宜蘭小太陽義剪團》團長鐘浩(右四),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善公益的循環力量。
成長後,她選擇了自己最熱愛的美髮之路。從學徒做起,經歷無數次反覆練習與挫折,在不斷累積實力中,她不僅學成專業,還從剪刀與梳子中看見了改變命運的可能。她深知「美」不只是外表,而是一種自信與尊嚴的體現。於是,她將這份技藝轉化為溫暖的工具——用自己的手,為那些被社會遺忘的人點亮尊嚴的光。
「我常想,如果小時候有人也這樣對我媽媽、對我們家庭伸出援手,我們是不是就不會那麼辛苦?」正因為有這份心,她在成為美髮老師後,創立了《宜蘭小太陽義剪團》,希望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去照顧那些最需要關心的人。
▲團長鐘浩常帶領團隊服務各處的老人與長輩。
二、宜蘭囡仔鐘浩不簡單,啟動更多善公益的循環力量
在鐘浩的努力下,宜蘭小太陽義剪團,已經從當初剛創立籍籍無名,成為全台家喻戶曉的公益團體!更難能可貴的是宜蘭小太陽義剪團來自淳樸的蘭陽平原,在沒有任何資源下,因為鐘浩的努力讓許多人感動,不斷的有美容美髮老師的加入,義剪團的人越來越多,透過善的磁場傳緣下,傳愛的力量也越來越大。鐘浩說宜蘭囡仔不簡單,刻苦的精神啟動了更多善公益的循環行動力!
《宜蘭小太陽義剪團》的名字,來自於鐘浩對母親的回憶與期許,也象徵這支團隊的精神——溫暖、關懷、堅定不移。成立之初,團隊只有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如今已擴展成全台各縣市皆有成員的志工組織。他們的核心理念很簡單:不管是哪個角落,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小太陽就會出現。
團員們平日都有自己的美髮沙龍,有的開店多年、有的是剛出社會的年輕設計師,他們背景不同、年齡不一,唯一相同的是那份願意犧牲收入、奉獻時間的心。每個月,團隊至少舉辦四場大型義剪活動,每次參與師傅人數從小場合到大團體,鐘浩總會拿捏的絲毫不差,讓整個氣氛歡樂,又接地氣。義剪地點遍及老人安養機構、偏鄉部落、庇護工場、街友中途之家、育幼院等各種需要被看見的社會角落。
有一次,團隊來到山區為一群獨居長輩義剪,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爺爺看著鏡子裡整理乾淨的自己,眼中泛淚地說:「我已經三年沒剪頭髮了,謝謝你們,讓我覺得自己還是個『人』。」這句話讓在場的設計師無不動容。
鐘浩說,聽到這些老爺爺和長輩所說的這些話,是支持她堅持走下去的最大力量。「這世界上,有一種快樂,是金錢買不到的,那就是幫助別人後看到他們的改變。」
三、用善的堅持,讓《宜蘭小太陽義剪團》發光發熱!
小太陽雖然不是大企業,也沒有龐大的資金資源,但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更懂得每一次出動的珍貴。每一場義剪活動都需要聯繫場地、調配人手、安排交通,有時還要自備工具與消耗品。即使辛苦,他們從未抱怨,只因相信這份「善」值得。
鐘浩的熱情與堅持,也感召了許多比她更資深的設計師,甚至許多年輕人也在義剪過程中找到人生方向。「我覺得這裡比任何訓練教室都有效率,因為你會明白,技術是用來幫助人的,而不只是賺錢。」團長在成立宜蘭小太陽義剪團常對師傅說。
小太陽不是要取代政府或社福機構的角色,而是補上那些被忽略的「人味」。在每一場活動中,志工們不僅剪髮,還會陪伴、聊天、鼓勵,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被看見」。無論是孩童、年輕人還是長者,每次活動後總能收穫滿滿的感謝與祝福,也讓團員們更加確信——這條路值得走下去。
「我們雖然只是小小的太陽,但只要彼此聚光,就可以照亮更多黑暗角落。物雖小,善不輕。這份信念,就是我們不曾停下腳步的原因。」團長溫柔而堅定地說。
未來,她希望能擴大號召,讓更多宜蘭鄉親、全台各地的美髮師傅一起加入《宜蘭小太陽義剪團》,繼續用一雙雙手,剪出一張張笑容,一個個希望。讓愛與專業,從一把剪刀出發,溫暖全台。